我院李爱科研究员获“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
- 时间:2012-03-12
我院李爱科研究员申报的2011年大北农科技奖项目“饲用抗生素及其替代产品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喜获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为:李爱科、张晓琳、王瑛瑶、程树峰、罗俊雄、韩伟、唐芳、栾霞、郭伟群、张忠杰、汪洋。
大北农科技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社会力量奖项,主要奖励农业应用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经过形审、网络初评、征询院士意见、终审表决、材料复核等各环节的角逐,该项目终于获得了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典礼于2011年11月19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原科技部部长朱丽兰、中国工程院旭日干副院长及其他4位院士、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等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荣誉证书,同时一等奖获奖金人民币十万元。
饲用抗生素能预防动物腹泻、下痢,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达10%-30%;但同时也引起药物残留、耐药细菌滋生等问题,对动物、人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调查曾表明畜禽产品药物残留发生率达40%-60%;开发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减少抗生素残留已成为我国饲料业及养殖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一是本项目开发了饲用抗生素生产利用关键技术,优化了泰乐菌素、安普霉素、多拉菌素生产工艺参数;系统地研究了泰乐菌素、安普霉素、黄霉素、杆菌肽锌、多拉菌素、金霉素等10多种新型饲用药物添加剂对猪、鸡、牛的优化利用新技术,能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达10%-30%,规范了我国饲用药物添加剂的使用。 二是研制了乳酸菌发酵前包被生产利用新技术,建立了微生物微胶囊规模化生产的新工艺和新设备,解决了饲用乳酸菌长期以来活菌含量低、抗逆性差、成本高的“瓶颈”难题。同时发明了一种从油茶籽仁中低成本回收皂甙和糖类活性物质的方法,1吨油茶籽仁可得到糖萜素达300kg,其中三萜皂苷>30%,总糖≥40%。 三是利用饼粕发酵和酶解技术开发了新型多效生物蛋白饲料,发酵棉粕真蛋白50%以上、发酵菜粕达40%以上,蛋白质利用率高;能同时脱毒,且颜色不发黑;产品中活菌数≥2亿CFU/g,生物酶含量高;同时该产品小肽含量占原料干物质的15%-20%以上,显著地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同时研究了腐植酸生物饲料、中短链脂肪酸结构脂质等抗生素替代物饲料利用技术; 四是建立了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在饲料工业及养殖业中的应用技术;生长肥育猪、肉鸡等饲喂抗生素替代日粮,日增重及饲料转化效率与添加阿散酸、杆菌肽锌等抗生素及高铜的对照日粮相比无显著差异,在预防腹泻、减少畜禽死亡方面与抗生素日粮相当。本项目能减少畜禽日粮中50%以上抗生素使用,对确保食品安全具有显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