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粮食流通各项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三大改革齐头并进
- 时间:2018-01-25
粮食流通“总结2017展望2018”系列报道上
2017年是粮食流通领域值得“点赞”的一年。过去一年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效果好于预期,政策性粮食去库存进展迅速,“优质粮食工程”正式实施,粮食产业经济拓展新格局。
在22日召开的2018粮食流通工作会上,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表示,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谋定后动、精准发力、加快粮食行业转型发展是关键之举;创新体制、转变方式、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是动力源泉。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效果好于预期
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比上年增加166万吨,又是一个丰收年。但是生产连获丰收,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言粮食问题过关,因为我国当前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玉米、稻谷等品种阶段性过剩,大豆对外依存度高企,致使“高库存”与“高进口”并存。
深化改革,制度先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手棋”。2016年,我国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入市收购。此后一年多以来,在各级粮食部门的狠抓落实,及早部署,统筹协调、预期引导之下,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效果好于预期:
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现已建立。不仅玉米的总体价格回归到相对合理的水平,地区间、品种间、品质间的合理价差也开始形成,价格信号开始发挥作用,促使农民自发调整种植结构。2017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减少约20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871万亩,杂粮杂豆增加约600万亩,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增加约500万亩,马铃薯增加约200万亩。
市场恢复正常流通秩序,加工产业链被激活。东北玉米由“就地储”变成“全国销”,南北粮食流通市场活跃。随着玉米价格随行就市,深加工企业成本降低,产业上下游价格关系逐渐理顺,企业开工率持续回升,有企业感叹“迎来了好多年都没有的春天”。
国产玉米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收储制度改革后,国内外玉米价差大幅缩小,东北玉米运抵南方港口与进口玉米完税价基本持平,进口玉米价格优势不再,玉米进口明显减少。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玉米进口316万吨,比上年减少33%;2017年1-11月累计进口玉米237万吨,同比减少21.6%。
库存压力得到极大的缓解。2017年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1690亿斤,是2016年的1.37倍;政策性玉米库存比历史最高点下降28%。
理顺机制,还权于市场。以收储制度改革为先导,玉米产业真正从“死胡同”里走了出来,整个产业链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我国新一轮粮食市场化改革打好了开局之战。
“优质粮食工程”正式启动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在粮食消费领域,就是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便利”跃升。
为了实现粮食领域消费升级,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绿色、高质粮油产品的需求,2017年,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的联合推动下,“优质粮食工程”正式启动。
张务锋表示,“优质粮食工程”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抓手。要精准施策、多方推动,加快粮食产品供给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确保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优质粮食工程”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
产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将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向农民宣传国家粮食收储和优质优价等政策;推广适用技术;指导农民科学储粮以及对粮食分档升值;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实现优质优价。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方面,将建立与完善由6个国家级、32个省级、305个市级和960个县级粮食质检机构构成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统计制度;全面核准核定粮食质检工作任务;建成全国粮食质量安全管理电子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中国好粮油”行动,将建立“好粮油”质量标准体系和生产流通全流程的技术评价体系。与现行标准相比,“中国好粮油”标准安全性要求更加严格,引入“安全指数”概念,并采用按食品加工用途、食味评分、品质特性等指标体系对产品进行分类分级。对于达到“中国好粮油”标准的企业,国家粮食局将建设国家级“好粮油”网上销售平台和“好粮油”线下销售渠道,提供有公信力的产品信息推介和销售服务。
张务锋介绍,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50亿元,重点支持16个省份;遴选了首批“中国好粮油”产品,中国好粮油信息平台上线运行。
目前,山东省“优质粮食工程”落实项目总投资14亿元;山西、吉林、黑龙江、广西、陕西等地制定产后服务、“好粮油”等管理规范,龙江好粮油、中原粮食“全国行”和荆楚粮油展交会等活动反响良好;海南省将发展好粮油列为粮食安全考核事项;“山西小米”、“吉林大米”、“广西香米”、“宁夏大米”等区域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
粮食产业经济拓展新格局
粮食产业经济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蓄水池”和“调节器”,又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持续动力。张务锋表示,粮食产业经济涵盖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完善链条、拓展功能、促进农村发展的空间很大,但目前产业链延伸不够、各环节结合不紧密,带动作用没有充分显现。这既是当前问题所在,也是发展潜力所在。
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2017年,各地高度重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工作,积极响应加速推进。黑龙江省委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题办公会议,云南省委主要负责人作出批示,福建、江西、河南、湖南、重庆、四川、新疆等省份政府分管领导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天津、辽宁、山东、江苏、安徽、宁夏等省份已正式印发实施意见,云南省、新疆自治区实施意见已报经省区政府通过;浙江省出台大米加工企业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企业用电成本下降三分之一;河南省连续五年贴息扶持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2017年贴息4500万元;陕西省安排1200万元补助17个主食产业化项目;湖北、广西、宁夏等地组建产业创新联盟;西藏自治区实施青稞品牌战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力发展玉米综合利用深加工。
其中,一些省份已经取得了瞩目成果。山东、湖北、安徽、江苏和广东5省粮食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均超过2000亿元,5省合计占全国的50%左右。其中,山东省突破3600亿元。山东的“滨州模式”更是获得了国家粮食局的高度评价,提出“滨州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此外,还有多个省份在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中探索出新经验:吉林开展粮食品牌建设,打造“吉林大米”区域品牌,促进集约发展;四川“川粮产后服务工程”先行先试、成效显著,烘储中心促农民增收,减粮食损失;安徽设立了粮食产业发展基金,河南省设立了总规模5亿元的粮油深加工企业扶持基金;湖南积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已有9家粮油类上市企业,等等。
张务锋介绍,初步测算,2017年全国粮食产业经济产值同比增长10%。入统企业年加工转化粮食近万亿斤,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万亿元,发展势头良好。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