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
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全方位亮相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2025-07-21 【字号:

  2025年7月12日-14日,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大会主题为“粮安天下聚合力,产销融通促发展”,聚焦粮食流通,围绕粮食产业全链条、各环节,为广大企业创新发展、共商合作搭建平台。科学研究院以“科技引领粮食安全,创新驱动节粮减损”为主题,通过“横向业务主线+纵向产业链条”双维度展示体系,首次全方位展示在粮食储运、粮油加工、品质营养、质量安全、仪器装备等领域的五十余项科技创新成果,并参加朝阳市杂粮高质量发展论坛。此次参展广受行业企业及管理部门、媒体机构等单位代表的好评,为深化院地及科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科技创新供需精准对接、扩大宣传有效提高科学研究院影响力发挥重要平台作用。展会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宏等领导莅临科学研究院展厅参观指导,听取参展科技成果介绍,品鉴全谷物食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总工程师、院党委书记滕增泰,及院长谭本刚、副院长邱平、总工程师孙辉分别带队参加大会相关活动。

  开幕式上,科学研究院分别与江南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三大高校重点在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交流;在朝阳分会场,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与辽宁省朝阳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技术引进、项目招引、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双方将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理念,以科技引领、产研融合推动粮储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在成果发布会上,科学研究院坚持“四个面向”,聚焦粮食安全、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围绕应急保障、绿色储粮、谷物食品营养健康升级及饲料资源生物转化增值等领域,精心遴选了六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与战略价值的标志性创新成果隆重发布推介。一是移动式粮食应急加工成套装备。实现了快速投产、组合产能、智能跟踪三大技术创新,有效推动粮食应急保障向“预防-响应”全周期管理跃升。二是粮食智能化无人检测系统。实现一站式完成13项国标规定质量指标、6类毒素、4种重金属及农残项目等共27项指标的快速化、精准化、智能化检测,筑牢粮食收储质量安全防线科技支撑。三是“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技术集成与示范。由仓房性能提升、高效进出仓等五个技术体系集成,仓储环节更加“绿色、生态、保质、节能、增效”,为高标准粮仓建设和运营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四是益生菌发酵饲料产业化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高效菌种资源挖掘与选育,油料、谷物加工副产物高效生物转化与应用等五项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全链条技术创新集成,推进了我国饲料粮豆粕玉米的减量替代进程。五是基于粮食营养健康功能挖掘蔓越莓及谷物食品开发。通过对蔓越莓、主杂粮在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的关键研究,成功开发了蔓越莓益生菌系列产品、低GI系列主食品,为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做出有益尝试。六是全谷物燕麦奶加工技术与示范。联合佳禾食品公司构建了“生物酶解-循环湿磨均质化-动态高压微射流联用”专用稳态化物料及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并上市全国首款全谷物燕麦奶产品并建立生产线,质地口感明显改善、营养价值显著提升。

  本次大会我院组织储运所、质量安全所、品质营养所、加工所、检测中心、中心实验室六个部门以及所属科技型企业国贸东孚参展,协同佳禾食品、谷道粮心、轻诉健康、星创仪器、天合云途、同福健康六家合作企业组团亮相,现场通过实物展示、产品品鉴、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结合AI机器人讲解和趣味互动,全方位、多角度、创新性展现科技创新能力和院企合作成果。其中系列健康食品以及应急加工成套装备、智能化无人装备等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多个省(市)粮食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到展位参观交流、参与品鉴,多家仓储和检验检测企业到展位洽谈业务、咨询绿色储粮技术合作,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商报、北斗融媒等十余家中央、地方媒体对科学研究院系列科技成果和首席科学家进行采访报道,还吸引安哥拉、阿根廷等外国驻华使节、FAO等有关国际组织代表等前来参观交流和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