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问题研究

  • 时间:2016-09-08

内容提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2009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开展本课题研究。本课题坚持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通过市场机制的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理论、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理论逐层分析,阐明了粮食价值、粮食供求、粮食价格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总结出粮食价格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与生产方式、粮食供求状况密切相关;从世界主要国家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分析比较,总结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过或仍在实行直接的价格干预措施,近年来因其国内粮食供求状况、居民收入变化和全球战略需要,在用足“黄箱”措施的同时,逐步减少了直接的价格干预,较大幅度增加了“绿箱”和“蓝箱”补贴措施。通过系统分析我国粮食供给、粮食生产成本、城乡居民收入变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得出粮食供给和价格受政策影响较大,粮食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粮价总体上进入上升通道,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对粮价上涨的承受能力增强,需要统筹考虑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稳步提高粮价。通过对当前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得出,农民种粮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国内耕地资源的稀缺性、直接价格干预的刚性和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联动性日益加大,单纯依靠直接提高粮食价格带动农民增收的空间缩小;托市收购政策对稳定市场粮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范围的局限性和临时收储政策的临时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国统一粮食市场形成和多元市场主体发展;国家通过批发市场拍卖政策性粮食强化了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但拍卖有常态化趋向,抑制了市场价格的形成;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大多数主产省区直接补贴与粮食不挂钩,主产区粮食企业与种粮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路线图。即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总体目标是:按照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市场活力和流通效率;有利于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引导生产稳定发展,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利于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复杂变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原则,逐步建立反映粮食生产成本变化、粮食供求关系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第一步,稳步提高收购价格,扩大政策执行范围,完善竞价销售机制;第二步,统筹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战略储备和周转储备、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建立中央和地方相互协调配合的粮食价格保护机制;第三步,统筹粮食最低收购价和直接补贴,完善直接补贴办法,建立补贴支持与价格保护相互协调的粮食支持保护机制。再经过十到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农业农村规模经营将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将基本实现。到那时,现行的中央和省两级调控将转变为中央一级调控,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