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水分、温度和真菌生长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 时间:2016-08-04

唐芳 程树峰 欧阳毅 张海洋 祁智慧

大豆是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是我国植物油和动物饲料蛋白主要来源之一。大豆是一种耐储性较差的粮种,在储存期间易吸湿,易出现粮堆发热、霉变,造成品质下降,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大豆储存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国也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一般认为影响大豆储存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储存水分、温度和微生物,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大豆储存生态体系,共同影响大豆储藏质量变化,理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豆储藏安全方面研究的一个难点。国外大豆储藏品质影响因素的基础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上世纪,Milner报道了高水分大豆高温条件下短期储藏,呼吸量增加和脂肪酸值升高,主要与真菌生长有关;Christensen等报道13%14%水分大豆低温储藏有利于抑制真菌生长和脂肪酸上升,对大豆品质有益; Dorworth等大量研究报道,真菌在大豆储藏品质劣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豆品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真菌生长,Nakayama等报道了大豆储藏过程中,采用杀菌剂抑制霉菌生长,进而得出化学成分变化主要由大豆自身酶解反应造成的。但又有人对此提出质疑,Lisker等提出,杀菌剂并不能对大豆籽粒内外部菌起到完全抑制作用,游离脂肪酸的变化还是受真菌生长影响,特别是白曲霉,且破碎粒更利于真菌侵染进而导致品质下降。国内研究多侧重于大豆仓储实际,对大豆安全储藏及品质变化方面进行研究。任志秋等分析了黑龙江地区低水分大豆,储存2年,大豆品质无明显劣变现象,但未考虑温度的影响;顾晨斌等研究低水分大豆(11.2%)的储存,表明温度是引起大豆劣变的重要因素;杨文生等对中温高湿地区大豆储藏进行了研究,发现大豆品质变化与温度和水分关系密切。但这些研究多未涉及微生物对大豆品质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大豆实际储藏,进一步探讨了大豆储藏过程中水分、温度和真菌生长对其品质的影响,研究各因素之间主次关系,目的是为仓储企业大豆安全储藏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有关大豆储存品质评价指标,目前尽管争议较大,但在还没有让大家更普遍接受的指标提出之前,本文选择脂肪酸值和发芽率作为大豆储藏品质评价指标,这两项指标基本上能反映出大豆储藏中品质变化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大豆样品,2012年,水分为10.8%,产地黑龙江。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1.2 试剂和仪器

SMART显微镜:重庆奥特公司;HPS-250生化培养箱:哈尔滨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PL3002-IC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DHG-9246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JSFM-1粮食水分测试粉碎磨:成都粮食储存科学研究所。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制备及储存

将清理、除杂的大豆样品,分为若干等份,每份约5kg,采用喷雾着水法,使样品着水均匀,避免表面褶皱,装入密封袋中,置于5℃冰箱中平衡10d。每次着水量≤2%,多次平衡,操作方法同上。将平衡后的样品分为6等份,分装于1.0L广口瓶中,加塞密封,分别置于101520253035℃恒温箱中储存。

1.3.2 真菌孢子计数

10.0g大豆样品,于80mL具塞试管中,加30mL水,加塞,用力快速振荡1min,过300目滤布,取滤液虹吸进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区,置于显微镜下进行真菌孢子计数。

1.3.3 水分测定

采用GB/T5497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1.3.4 发芽率测定

采用GB/T55202011粮油检验籽粒发芽试验。

1.3.5脂肪酸值测定

采用GB/T55102011粮油检验粮食、油料脂肪酸值测定石油醚提取法。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水分均匀性检验

本实验对经着水、平衡的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在每

个平衡后样品袋中,上、中、下三层取样,每层两个样品,共六个样品。采用1.3.3方法对六个水分梯度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6个水分样品经多次着水平衡后,其相对标准偏差(RSD%)0.4%1.3%之间。结果表明,本实验样品具有良好均匀性。

2.2 大豆储存真菌生长规律

一般认为影响大豆储存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储存水分、温度和真菌,而真菌生长又受水分和温度影响,因此,要理清各因素主次关系,首先要研究大豆储藏中真菌生长规律。真菌的检测方法很多,但多数方法操作复杂或需要大型仪器设备,程树峰等针对粮食储藏特点,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储粮真菌检测方法孢子计数法,与国标中平板菌落计数方法相比,有很好的相关性(r2=0.8479),能够真实反映储粮真菌生长变化情况。本文采用孢子计数法对真菌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将不同水分样品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储存,储存180d后,采用1.3.2中的方法对样品进行真菌孢子计数,双实验检测结果取平均值,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看出,不同水分的大豆在不同温度下储存180d真菌的生长状况。11.2%11.8%两个水分样品,在六个实验温度条件下储存半年均未检出真菌生长,由此可见,11.8%水分处于真菌生长临界水分以下,即使温度适宜,真菌也不会生长,水分是决定真菌孢子萌发生长的关键因素。由于大豆所含脂肪是疏水性物质,脂肪以外的亲水物质部分水含量才是真菌孢子萌发生长的基础,而我们检测的是整粒大豆的水分,因此,当大豆含油量不同时,储藏真菌生长临界水分会存在一定差异。12.7%水分样品在20℃以上储存180d,均检出真菌生长。13.9%14.7%水分样品,在六个实验温度下储存180d均检出有真菌生长,随着大豆储存水分和温度的升高,真菌生长速度逐渐加快。温度是影响真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5℃以下储存,低温对真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在20℃以上储存,温度升高利于真菌生长,安全储存风险逐渐增加。由此可见,水分是决定真菌是否生长的关键因素,温度则会影响真菌生长速度。

2.3 大豆发芽率影响因素分析

发芽率是判定大豆新鲜程度及食用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发芽率越高,说明有生命的种子越多。在储存过程中,导致发芽率降低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大豆自身分解代谢。大豆籽粒成熟过程中,合成代谢占主导,籽粒结构逐渐成熟,种子成熟后,生化反应继续,但分解代谢占主导,大豆自身营养成分损耗,导致籽粒发芽能力及活力降低。二是外界微生物侵染,一旦微生物生长,会分泌酶类利用大豆营养成分供己生长,导致发芽率降低。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水分的大豆在不同温度下储存180d后,采用1.3.4方法对样品发芽率进行检测,取三个平行样品,检测结果取平均值,结果见图2

对于11.2%11.8%水分大豆,储藏期间未检出真菌生长,在20℃以下低温储存半年,发芽率几乎没有降低,仍能保持在86%以上,表明低温条件下大豆自身分解代谢缓慢。25℃以上储存时,发芽率急剧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大豆自身分解代谢加快,温度越高自身营养消耗速度越快,发芽率下降越快。在没有微生物生长作用的条件下,发芽率与储藏温度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真菌生长临界水分以下的大豆,作为种子储存时,储存温度应不高于20℃,此时易于种子活力保存。12.7%以上水分的大豆处于真菌生长临界水分以上,15℃以下低温储藏,大豆自身代谢缓慢,微生物不生长或生长缓慢,发芽率随水分增加会逐渐下降,但基本能保持在60%左右,由此可见,低温对大豆自身代谢及真菌生长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在20℃及以上时,发芽率急剧下降,主要是微生物生长速度加快与大豆自身代谢加快协同作用造成的。

由此可见,真菌生长临界水分以下大豆,种子发芽率主要受温度影响,临界水分以上受真菌生长和温度协同作用影响。

上述实验基础上,以真菌生长为X轴,发芽率为Y轴,对不同水分大豆在同一温度下储存,真菌生长与发芽率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2中列出同一温度下真菌生长与发芽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其中真菌生长与大豆水分密切相关。10℃、15℃低温条件下,真菌生长与发芽率呈较好的负相关性,表明低温储存时,大豆自身代谢缓慢,发芽率降低主要受真菌生长影响,因此,大豆低温储藏过程中,控制微生物生长是关键。20℃储存的相关系数为-0.79027,表明在这一温度下储存,大豆自身代谢已恢复但较弱,发芽率降低受真菌生长影响占主导,温度次之。25℃以上随着储存温度上升,相关性下降,表明高温条件下发芽率受温度和真菌生长协同作用,只是温度影响逐渐强于真菌。由此可见,欲保证大豆种子的品质,除水分低于真菌生长临界水分外,还应该保证20℃以下低温储存,这一结论与刘春双的一致。

2.4 大豆脂肪酸值影响因素分析

脂肪酸值是大豆储存过程中变化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且易于检测。大豆脂肪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断水解出游离脂肪酸,使脂肪酸值升高。与发芽率影响因素相同,导致脂肪酸升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大豆自身代谢影响,二是外界微生物侵染。一般新收获的大豆脂肪酸值较小,本实验所选大豆初始脂肪酸值为5.0mgKOH/100g,不同温度下储存180d后,采用1.3.5方法对样品脂肪酸值进行检测,取三个平行样品,检测结果取平均值,结果见图3

11.2%11.8%水分的大豆,处于真菌生长临界水分以下,未检出真菌生长。排除微生物生长影响因素,脂肪酸值的升高主要由大豆自身代谢引起,30℃以下储存半年,脂肪酸值范围在5.122.3mgKOH/100g,随着温度、水分升高,脂肪酸值逐渐升高,35℃高温储存半年,脂肪酸值急剧升高接近40mgKOH/100g,由此可见,真菌生长临界水分以下的大豆储存半年,应尽可能维持在30℃以下储藏,对大豆品质有益。12.7%13.9%14.7%水分大豆,25℃及25℃以上储存,均检出有真菌生长,脂肪酸值明显升高,基本处于40mgKOH/100g以上,大豆品质明显下降,脂肪酸值受温度和真菌生长协同作用影响。在20℃储存时,真菌孢子检出率均达到106/g,脂肪酸值范围在22.538.7mgKOH/100g15℃以下储存时,除14.7%水分大豆脂肪酸值在25.0mgKOH/100g,真菌孢子检出1.7×106/g,其余样品脂肪酸值均在22.0mgKOH/100g以下,真菌孢子检出在106/g以下。低温储藏条件下,即使有真菌生长,脂肪酸值也没有急剧升高。由此可见,低温可能会影响真菌生长过程中对大豆脂肪的利用。

Baker根据不同季节收获的129个样品的检测结果,把脂肪酸值作为品质评价指标之一,给出品质劣变限值22mgKOH/100g,国内刘春双根据经验值也认可这一限值。本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水分区大豆储存,这一限值可以作为大豆品质劣变的评价指标,但高水分大豆低温储藏时,有微生物生长,但脂肪酸值仍低于这一限值,即脂肪酸值低于22mgKOH/100g时,并不代表没有微生物侵染,这一结论与Dorworth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脂肪

酸值作为品质评价指标时还需关注大豆储藏水分和温度。

3 结论

3.1 真菌生长与水分和温度密切相关,水分是决定真菌是否生长的关键因素,大豆储藏真菌生长临界水分在11.8%左右,温度是影响真菌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

3.2 真菌生长临界水分以下大豆,种子发芽率主要受温度影响,临界水分以上受真菌生长和温度协同作用影响。欲保证大豆种子发芽率,除水分低于真菌生长临界水分外,还应该保证20℃以下低温储存。

3.3 真菌生长临界水分以下,大豆脂肪酸值主要受水分和温度影响,欲长期储存,储藏温度应维持在30℃以下。水分偏高的大豆,脂肪酸值受温度和真菌生长协同作用影响,低温能有效抑制脂肪酸值升高,并不代表没有微生物侵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