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对PH3抗性米象和谷蠹的控制作用研究

  • 时间:2016-07-29

张涛 田琳 伍祎 汪中明 贺培欢 郑丹 曹阳 

磷化氢(PH3)具有高毒力,低残留,使用方便等特点,已使用60多年,但从目前的物质资源状况来看,在当今和以后的储藏物保护,尤其是储粮熏蒸杀虫中,磷化氢仍将是主要的熏蒸剂。由于长期使用和不科学合理的应用,主要储粮害虫对磷化氢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抗性。截止到2004年,我国主要的储粮害虫米象和谷蠹对磷化氢的抗性倍数与1995年抗性调查结果比较,分别增加了10.7%71.2%

低氧防治技术是指凭借自然或人工的方法,通过降低环境中氧气的含量,使害虫致死或抑制害虫生长发育的技术。关于低氧对储粮害虫的作用研究已有报道,如Spratt等发现,在低氧环境中,米象的整个发育历期会被延长1011;曹阳等发现,在5%10%低氧环境条件下,储粮害虫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的抑制。低氧用于对磷化氢产生抗性的储粮害虫的作用尚缺乏研究。本实验研究PH3抗性米象和谷蠹对低氧耐受能力,以探讨磷化氢抗性储粮害虫对低氧的交互抗性,为米象和谷蠹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虫

供试的米象和谷蠹从全国各地采集,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多代,实验前采用FAO方法进行抗性测定,结果见表1

1.2 供试气体

高纯氮气:纯度0.99999,北京市北温气体制造厂;高纯氧气:纯度99%,北京市北温气体制造厂。

1.3 试虫饲料

取无虫霉感染的小麦,用清水淘洗以去除石子、秸秆等杂质。将洗净的小麦置于烘箱中于60±1℃鼓风干燥,取出待冷却后测定其水分含量,如水分含量14%±1%范围内,则放置冰箱中冷藏备用;如不在14%±1%范围内,则进行调水后,冷藏备用。

1.4 仪器设备

1.4.1 主要仪器设备

恒温培养箱:德国binder公司;奥氏气体分析仪;北京均方理化科技研究所;气体流量计、快速测氧仪、U型压力计:河北省武强县同辉仪表厂;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体视显微镜:北京福凯科仪科技有限公司;特制真空干燥器等。

1.4.2 仪器设备连接

仪器设备的连接如图1所示。


1.4.3 干燥器气密性检测

取一特制真空干燥器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待其充分冷却后,用凡士林均匀涂抹所有接口处。在恒温恒压环境中将U型压力计连接到真空干燥器上,并用洗耳球向真空干燥器中充入适量空气,使干燥器内为正压1000Pa左右,待压力稳定后记录压力值,24h后,若压力无变化,此特制真空干燥器即可用于实验。

1.4.4 氧气浓度调节

氮气流量设定为一定值,调节氧气的流量,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检测混合气体的氧气浓度,当混合气体氧气浓度为预先设置的目标浓度时,用快速测氧仪检测该混合气体的氧气浓度以校准快速测氧仪,并记录下连接氮气钢瓶和氧气钢瓶的气体流量流量计的读数。设定好气体流量计后,开始向符合气密性要求的特制干燥器中通入混合气体,同时用快速测氧仪检测真空干燥器出口处氧气浓度,当出口氧气浓度达到设定值,停止充气并关闭阀门。

1.4.5 温湿度控制

温度控制采用德国binder培养箱;依据饱和盐溶液的平衡相对湿度表,配制30℃时所需平衡相对湿度的饱和盐溶液,置于真空干燥器底部,以调节湿度。

1.5 试验方法

1.5.1 试虫标准化培养

挑取米象和谷蠹成虫各500头,放入洗净烘干的饲养瓶中,加入约150g饲料后于30±1℃,75%±5%RH的培养箱中培养。每隔三天挑出成虫于另一瓶中,并加上新鲜饲料,原培养瓶及饲料放回培养箱培养。连续扩大培养1月左右,以获得足够数量且虫龄基本一致的米象和谷蠹成虫。

1.5.2 低氧环境下抗性成虫的处理与观察

将进行过预处理的培养皿(Φ7mm)制成试虫笼,每个虫笼中加5g饲料和羽化2天活跃的成虫50头。每3个试虫笼为1组进行低氧处理。每24h取出虫笼进行结果检查;检查方法为在体视显微镜下用毛笔逐个碰触,仍不活动者判定为死亡。

1.5.3 低氧环境下抗性成虫繁殖力的观察

低氧处理后,将饲料中的成虫筛出,分别放入培养瓶中在30±1℃,75%±5%RH条件下培养30d,检查羽化的子代成虫数量。

1.5.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SAS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氧对不同抗性谷蠹和米象成虫控制

从表2可看出,氧气浓度2%条件下,可以很好的控制抗性谷蠹和米象成虫,在6d内可将低抗、中抗、高抗米象和谷蠹成虫100%杀死;氧气浓度5%条件下,对不同抗性米象和谷蠹成虫的控制效果较差,连续处理28d,低抗、中抗、高抗米象和谷蠹成虫的死亡率未超过50%

2.2 低氧对不同抗性谷蠹和米象F1代的控制

从表3可看出,氧气浓度2%条件下,低抗、中抗、高抗米象和谷蠹成虫均无F1代出现;氧气浓度5%条件下,低抗、中抗和高抗谷蠹成虫均无F1代出现,但低抗、中抗和高抗米象成虫均有少量F1代试虫成虫出现。

3 讨论与结论

在我国,主要储粮害虫对磷化氢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抗性,2004年全国主要储粮害虫92个虫样中高抗性虫样比例已经达到28.2%,且主要为锈赤扁谷盗、谷蠹和米象。国际上,澳大利亚、孟加拉、美国、印度等国家的储粮害虫也对磷化氢产生了严重抗药性问题。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问题已威胁到磷化氢的继续使用。

大量的实验证明,磷化氢和低氧的杀虫机理不同,磷化氢对害虫的作用机理主要集中在与呼吸链有关机制、与过氧化氢酶有关机制、氧自由机制及与其他有关酶作用等几个方面;低氧对害虫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生理和生化两个方面,生理作用主要是抑制害虫的呼吸速率,使害虫窒息死亡;生化方面主要是干扰害虫的能量代谢过程,造成细胞内呼吸缺氧,产生大量乳酸,使细胞酸中毒、破坏线粒体。

本实验结果表明,低氧对不同抗性的米象和谷蠹成虫控制效果明显,氧气浓度2%条件下,6d内可100%杀死低抗、中抗、高抗米象和谷蠹成虫及F1;氧气浓度5%条件下,28内不能100%杀死低抗、中抗、高抗米象和谷蠹成虫,但可以有效控制其F1的产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