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检验 植物油中多酚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 时间:2016-09-1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植物油中多酚含量的原理、试剂、仪器、试样的制备、操作步骤、结果表示及重复性等。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油中多酚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的检出限为5mg/k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T 15687 动植物油脂 试样的制备
3 原理
植物油中多酚经二醇基小柱净化后,福林酚试剂氧化多酚中-OH基团并显蓝色,最大吸收波长为750nm,以没食子酸作校正标准定量测定植物油中多酚。
4 试剂
本标准所用水均为三级水,除特殊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4.1 甲醇:色谱纯。
4.2 正己烷:色谱纯。
4.3 甲醇-水溶液:准确移取50mL甲醇(4.1)至100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刻度。
4.4 碳酸钠。
4.5 福林酚(Folin-Ciocalteu)试剂。
4.6 7.5%碳酸钠溶液(质量浓度):称取7.5g±0.01 g碳酸钠(4.4),加适量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
4.7 没食子酸标准品:纯度≥98%,相对分子质量170.12。
4.8 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液(1mg/mL):称取0.100g±0.001g没食子酸标准品(4.7),加入少量甲醇(4.1)溶解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4.9 没食子酸工作液: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mL、2.0mL、3.0mL、4.0mL、5.0mL没食子酸准储备液(4.8)于100mL容量瓶中,分别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浓度分别为10µg/mL、20µg/mL、30µg/mL、40µg/mL、50µg/mL。
5 仪器
5.1 分析天平:精确到±0.001g。
5.2 水浴锅:70℃±1℃。
5.3 旋转蒸发仪:带控温装置。
5.4 分光光度计:波长750nm;石英比色皿:10mm。
5.5 二醇基(Diol)固相萃取柱:规格为500mg,3mL。
5.6 冷冻离心机:可控温,转速10000rpm。
6 试样制备
按GB/T 15687执行。
7 操作步骤
7.1 柱活化
二醇基固相萃取柱(5.5)分别用10mL甲醇(4.1)和10mL正己烷(4.2)活化,流速为2.0mL/min。
7.2 净化
准确称取2g(精确到0.001g)试样溶于6mL正己烷(4.2)中,将该溶液以1.0mL/min过二醇基固相萃取柱(5.5),然后再用10mL正己烷(4.2)淋洗萃取柱,弃去全部的流出液,最后用10mL甲醇(4.1)洗脱,收集全部的洗脱液,于45℃水浴中弱氮气吹干,残渣溶于2mL甲醇-水溶液(4.3)中,涡旋振荡1min,-18℃冷冻16h,4℃下10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待测。
7.3 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没食子酸工作液(4.9)、水(空白)及样品待测液各1mL于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福林酚试剂(4.5)、2mL 7.5%碳酸钠溶液(4.6)和6.5mL水,涡旋振荡1min,70℃水浴中反应30min,用10mm比色皿,在750nm波长条件下测定吸光度(A)。若吸光度不在0.1~0.8之间时,应适当调整待测样品的称样量或稀释待测溶液,再重新进行测定。
根据没食子酸工作液的吸光度(A)与各工作溶液的没食子酸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8 结果表示
式中:
X——植物油中多酚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由标准曲线查得多酚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D——样品定容后的稀释倍数,如未进行稀释,则D=1;
2——洗脱液蒸干后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9 重复性
9.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等于重复性限(r)的情况应大于95%。多酚含量的重复性限(r)参见附录A.2。
9.2 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等于再现性限(R)的情况应大于95%。多酚含量的再现性限(R)参见附录A.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实验室间比对试验
表A.1和表A.2给出了5种类型油脂以及多家实验室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油中多酚含量的结果,测试实验由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组织,测试结果按GB/T6379.1(ISO5725-1:1994,IDT)和GB/T6379.2 (ISO5725-2:1994,IDT)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汇总见表A.2。
相关附件 |